文化活动
缘文化

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

发布日期:2010-09-27 浏览次数:18900

臧克家第一次见到毛泽东,是1945年9月初在重庆,抗战胜利后,人民热切的盼望民主和平。毛泽东以极大的胆识,非凡的勇气,顺应民心,冒着危险飞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。他在繁忙和紧张的谈判中,还抽出时间与各界人士会面交谈。臧老有幸在一次会上见到了毛泽东。他在兴奋之余,写了颂诗《毛泽东,你是一颗大星》,以何嘉为笔名,登在1945年9月9日的《新华日报》上。

作为一个职业作家,心中有很多无奈,过着“年年难过年年过,处处无家处处家”的艰苦生活。臧克家从高唱抗日战歌慷慨激昂的热烈情绪中渐渐冷静下来,更广泛地接触社会,以锐利的眼光透视社会,以一种新的笔触揭露腐朽,鞭打丑恶,弘扬正气,写出了一系列讽刺诗文。在此期间,他也读到了一些毛主席著作,对毛主席十分崇敬。

1957年1月14日,是臧老最幸运的一天。毛主席亲切地和他们握手,请他们坐下后,很随意地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给臧老,臧老忙说:“我不会吸。”毛主席笑着说:“诗人不会吸烟?”随即自己点着了一支。简单的谈了一下工作和日常生活,谈话内容是多方面的,谈诗,谈百花齐放等等。臧老在他的诗中写道:“话题像活泼的小鸟,他不停留在一棵树枝上,谈论着庄严重大的事件,像谈说家常。烟丝扎着笑声,政治主题也放射着诗的光芒……他的音流像春水融融,解除了我们的拘谨,使我们觉得自己实在和一位密友促膝谈心。”臧老说,可以听出毛主席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喜爱,才引用一些在政治上有进步意义的诗词。对唐代伟大诗人,虽然对杜甫是肯定的,但他更欣赏李白。毛主席说:“他们给我弄了一部《明诗综》,我看李蟠龙的诗写得不错。”关于李攀龙,臧老知道他是自己的山东同乡,中过进士,作过官,为明代“后七子”之首,可是他的作品却没有读过,以至毛主席提到他的名字,由于主席的湖南口音,连问三遍才听明白。臧老很高兴,接着毛主席的话把自己在“咏雪”中的疑问提出来:“词中‘原驰蜡像’的‘腊’字怎样理解为好?”毛主席说:“你看应该怎解?”臧老说:“改成‘蜡’字较好,与上面‘山舞银蛇’的‘银’相对。”毛主席略想了一下,高兴地说:“好,你就替我改过来吧。”他们谈起《诗刊》创刊,臧老向毛主席提出了印数问题,又说:“文化部负责人说纸张困难,我们一再请求,只答应印一万份,太少了!”毛主席反问臧老:“你看印多少?”臧老答道:“五万份。”毛主席想了一下,说:“好,我答应你们,印五万份。”臧老后来说,毛主席充分估计诗歌的意义和影响,而不仅仅是纸张啊!

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两小时,在握手告别的时候,臧老突然觉得还有许多话没有说,多想这个时间再延长下去啊!臧老清楚地记得,当毛主席把他们送到客厅大门口时,还高举大手道别,说:“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啊!”“走出这温暖的殿堂,白皑皑的雪色诗意一般浓。”在颐年堂谈诗后,在臧老的心中把毛主席看成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了。那天的雪色、雪情,毛主席高大的形象、亲切的声音,在臧老静思的时候,在他的梦中,一次又一次地映现,在诗的琴弦上奏出了最美最和谐的强音。

(周 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