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活动
缘文化

郭沫若二十年三和鲁迅诗

发布日期:2011-03-02 浏览次数:19580

鲁迅原诗(1931年)

惯于长夜过春时,挈妇将雏鬓有丝。梦里依稀慈母泪,城头变幻大王旗。忍看朋辈成新鬼,怒向刀丛觅小诗。吟罢低眉无写处,月光如水照缁衣。

鲁迅这首七律,写作于1931年,为悲悼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作家而写。

1933年2月7日到8日,在柔石等五位作家牺牲两周年的日子,鲁迅写了一题曰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的感人肺腑的悼文。在这篇名文里,引用了这首诗,并公开发表在1933年4月的《现代》杂志上。

郭沫若一和鲁迅(1937年)

又当投笔请缨时,别妇抛雏断藕丝。去国十年余泪血,登舟三宿见旌旗。欣将残骨埋诸夏,哭吐精诚赋此诗。四万万人齐努力,同心同德一戎衣。

这是郭沫若步鲁迅《惯于长夜过春时》的原韵,吟成的一首和诗。此前郭沫若读鲁迅原诗,每每感动不已,叹为“衷切动人,富有唐人风韵”。

1937年抗战前夕,鉴于郭沫若在海内外文化界的重大影响,蒋介石意欲“有所惜重”,终于撤消长达十载的通缉令,加上挚友郁达夫催促“速归”,而不久,七七事变爆发,郭沫若归心似箭,渴望回国参加抗日,报效祖国。

7月14日,郭沫若赋诗夹隐语致友人托买船票,以躲避日本当局的监视,决意返归故国。7月24日夜,郭沫若在即将离别安娜和孩子们的前夕,伏在枕上含泪写下了上述和鲁迅诗《又当投笔请缨时》,即《归国杂吟》之二。

再和鲁迅(1947年)

成仁有志此其时,效死犹欣鬓有丝。五十六年余鲠骨,八千里路赴云旗。讴歌土地翻身日,创造工农革命诗。北极不移先导在,长风浩荡送征衣。

这是郭沫若再次步鲁迅原韵,写于1947年11月的第二首和诗。

1947年元旦前夜,周恩来从延安给郭沫若来信,鼓励说:“孤立那反动独裁者,需要里应外合的斗争,你正站在阵线的前头。”郭沫若没有辜负党的重托,他广泛团结民主人士,利用各种机会与美蒋斗争,一面在国统区文化战线上奋力呐喊,所谓“五更鼓响鸡在鸣”,他甘愿做一只为了埋藏旧社会、创建新中国而引吭高歌的雄鸡。然而,时至1947年下半年,白色恐怖遍布上海。为了确保郭沫若的安全,党决定让他离开上海,移居香港。11月中旬,由叶以群护送抵达。离沪前夕,郭沫若挥笔写成上述和诗。

三和鲁迅(1957年)

二十年前国难时,中华命脉细如丝。盟刑白马挥黄钺,誓缚苍龙树赤旗。大业全凭三法宝,《长征》不朽七言诗。卢沟桥上将圆月,照耀农民衣锦衣。

此诗写于1957年7月7日,诗题为《纪念“七七”》。这是郭沫若第三首奉和鲁迅《惯于长夜过春时》原韵的诗作。

这首诗先由卢沟桥事变日寇侵华国难当头发轫,继而讴歌共产党毛主席为民族解放事业所进行的英勇斗争,最后欢呼革命人民的胜利,这首和诗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毛泽东诗词的赞美与推崇。“誓缚苍龙”句显然出自毛泽东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词的末句“何时缚住苍龙”;而对于毛泽东《七律·长征》一诗,则更系直抒胸臆,崇拜有加。

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,是敬重和倾爱的。1936年鲁迅逝世后,郭沫若的挽联中有“钦诵二心,憾无一面”之句,表现其无限钦敬之情。之后,郭沫若又在鲁迅浮雕像上题联道:“返国空余挂墓剑,斫泥难觅运风斤”,深切的崇敬与思念溢于言表。

(赵英秀)